史话》曾建元专栏/怒潮学生张盛华的生命史(九) - 两岸史话 - 言论
2022年08月27日 来源:项目回顾

张盛华历经战乱,生命曲折,投身军旅,接受党国军事教育,而以其政治作战的专业训练,成为大陆撤退来台国军基层战斗部队官兵最倚重的知识和教育资源,他只身来台,在无数次战争边缘生死交界走过,终于在台湾成家立业、落地生根,对他而言,支撑他一生精神意志的,就是对故乡家人的怀念,反攻胜利凯旋回家的期盼,以及对于党国政治承诺的坚信。他当年自然不知道,蒋中正总统一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就意味著中华民国不再可能军事反攻了,因为1954年12月10日中华民国与美国就《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进行换文,鉴于缔约国的义务以及武力的使用对于另一缔约国的影响,我国同意使用武力为两国共同协议之事项,但显属固有自卫权利的紧急性行动则不在此限,中华民国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必须得到美国的同意,否则美国将会放弃协防台湾,而美国则宁愿两岸保持分治下的和平以及军事上的均势,一来避免美国卷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争,另一则是透过台湾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只要台湾在国防上必须依赖美国协防的情形不变,美国避战的态度就决定了中华民国不可能单方对中国大陆出兵。所以尽管中国大陆历经了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中国文化大革命等等惨绝人寰的政治运动,中华民国仍无法利用这些机会反攻大陆。1949年随民国中央政府由中国大陆流亡来台的200万军民,注定要就此永别故土。
由于中华民国政府于一年之内瞬间崩溃,国民党在惊恐之余,乃于台湾全面展开由党国威权领导实施的国家紧急权体制,1947年12月起实施的宪政体制,乃惨遭冻结,军队国家化之基本国策遭到弃置,国军重新党化。张盛华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被国仇家恨形塑出来、而与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命运链接在一起的国军军官。对于带领他们度尽劫波的蒋中正和蒋经国两代总统,他们有著如同对待父祖般的孺慕之情,而对于李登辉领导台湾民主化与本土化而导致国民党面临政治清算、中华民国不再天经地义的结果,他们许多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1976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心脏病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为中国大陆人民带来的劫难,正是毛泽东长期领导下各波党国重大错误决策的后果,毛泽东的死亡,使继任党主席的华国锋有机会逮捕以毛泽东妻子江青为首的所谓四人帮,稳住了全力,从而终结了文革,使中国大陆人民得以喘息生养。对于毛泽东暴政的不满情绪,使受到毛泽东打压的前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获得普遍的同情,迫使华国锋于1977年接受了邓小平的复出,最后华国锋成了毛泽东的代罪羔羊,实际的权力地位为邓小平所取代,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第三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通过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停止对金门的象征性炮击,中国大陆在邓小平领导下,逐步恢复国力,改革开放政策在邓小平逝世后持续前进,张盛华的东乡家乡家人生活乃获得大力改善。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我国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凭借雄厚的人力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两岸国民经济总值出现难以逆转的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崛起,让怀抱大中国情怀、反攻复国壮志未酬,又在台湾为认同问题感到四顾茫然的一代中国军人,感到无比的困惑和尴尬。
但毕竟相较于他在江西的兄弟们,张盛华是幸福的。稍感遗憾的是,在台湾的家人不能完全体会他对东乡和父母毕生的思念,他们对海的对岸没有乡愁。他也知道,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昔日已远,记忆中的人事已非,对东乡人而言,他也是个犹带著江西乡音的异乡人。随著年岁日大,体力日衰,他再也没有远行返乡的打算了。他的家,在台湾。(民国107年3月14日10时,台北晴园定稿)(完)
本文由:bob彩票 提供
关键字: BOB彩票|官网